有一条幸福河名叫灵山港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灵山港是一条河,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母亲河。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拥有“万年文明、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积淀。近年来,当地通过区域联动,治水安民、亲水惠民、兴水富民,为灵山港绘就幸福底色。2024年,灵山港入选水利部首批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12月6日,水利部组织的2024幸福河湖中央媒体记者行活动来到浙江龙游,沿着灵山港看两岸的景美民富好生活。

灵山港

一座泥美术馆的水故事

12月6日上午,3岁的冯好好在奶奶的带领下,参观位于龙游县溪口镇的泥美术馆。

馆里有灵山港源头及沿线的新老照片,有配电房、水轮机等水利设施,还有当年那拨修建水电站的人的照片展览。

馆的外墙上方,“泥美术馆”字样和颇具艺术感的LOGO,越发显得旁边“黄泥圩水电站”几个大字古朴、沧桑。

而这些,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座美术馆与水之间的故事。

泥美术馆

龙游县林水局总工程师汪颖俊介绍,泥美术馆的前身,正是建于1969年的黄泥圩水电站。作为当时重要的水利工程,黄泥圩水电站为溪口人民改善了用水电力问题,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四十年后,距此处不远的沐尘水库建成,库容达1.25亿立方米,黄泥圩水电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退休”。

“经过我们近两年的建设,废弃的水电站摇身一变成了满载时光记忆和艺术文化基因的美术馆,于去年9月26日开馆。我们保留了很多水利设施和元素,与摄影作品及其它艺术品一同展出,达到很好的艺术呈现效果。”泥美术馆执行馆长陈浩对记者说。

馆内保留许多水利设施

“这座美术馆,承载了对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丰富和提高了幸福河湖的内涵与品位。通过艺术的形式,吸引市民游客来此参观,也让更多人走近水利设施,了解水利,从而加入爱水护水的行列中来。”汪颖俊说。同时,黄泥圩水电站附近也是灵山港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的重点治理区域,通过新建护岸、亲水步道、滩地整理等,河湖面貌明显改善,进一步优化了水景观、水生态。“泥美术馆”门口,距离溪口村聚集地仅5分钟路程,满足了村民亲水、观水、戏水、玩水的需求,也是龙游“15分钟亲水圈”的一个重要节点。

15分钟亲水圈“服务到家”

包括泥美术馆在内,龙游县目前已打造“15分钟亲水圈”179处,覆盖率高达89.1%。

山清水秀灵山港

龙游县林水局规划建设科长程越洲向记者介绍,2022年,龙游编制并印发《“15分钟亲水圈”实施方案(2023-2026)》,通过流域系统治理,将打造201个有温度、有故事、有效益的龙游版“亲水圈”。

目前,已建成城市亲水圈凤翔洲市民滨水共享空间、乡镇亲水圈溪口未来社区、郊野亲水圈龙和渔业文化园、“网红”亲水圈溪底杜等一批亲水产业圈,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欢迎。

结合山水资源、人文景点以及田园风光等,龙游县还建成择随村历史风情精品亲水圈、天池村水农融合精品亲水圈、团石村“共富坊”精品亲水圈、浦山村网红元素精品亲水圈、石角村水上运动精品亲水圈、社阳村滨水休闲精品亲水圈等多个精品亲水圈,实现河湖形态、生态、业态、文态、治态的“五态融合”。

据介绍,灵山港全流域纳入生态修复先行区,通过活水系、连水网、复滩林等微改造、微提升、微融合方法,串联河道、水库、绿洲、滩地,形成幸福河湖诗画风光带。目前,已完成岸线保护89公里,形成近百公里的绿色长廊,年均2-3次的增殖放流活动在灵山港沿岸开展,出境水质从Ⅲ类水提高到Ⅱ类水,流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13种增加至23种。

同时,依托“龙游通”APP设置“亲水圈”服务模块,发布亲水地图、亲水圈雷达、亲水骑行路线、亲水文化节点、亲水戏水网红点、亲水露营地点、亲水直播端口、亲水共富坊站点等,提供均质化水利公共服务,让市民切身感受“人水和谐”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

区域联动推进河流高效治理

灵山港主流全长91km,为钱塘江右岸一级支流,是浙江省山区性河流的典型。以前,灵山港也曾水环境问题突出、防洪排涝能力相对薄弱、河湖管护能力落后、水资源助力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怎样建设幸福河湖?

灵山港治理的一大经验是,共建共管,打造区域联动体系。

据介绍,灵山港以总河长令为牵引,构建县乡三级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体系,共设置7名县级河(湖)长、40名乡级河长、202名村级河长和7个县级河段联系单位,15个乡镇(街道)和18个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长制工作网络和管理网络。

立足全流域整体,龙游与遂昌、衢江、兰溪建立跨市域联防联动机制,签订“流域共治联防共建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上下游联合巡河、联合执法应急等护水行动,上下游协同推进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实现护水治水由“分段治”向“全域治”转变,共建共管共享河湖生态价值。

近年来,龙游县建成灵山港生态防洪堤近70公里,防洪达标率从80%提升至100%。龙游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山区性河流幸福河湖指数”研究,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可量化、可评估的“龙游标准”,被纳入全国幸福河湖标准。

同时,龙游创新全县域河湖智慧管护应用平台,集成开发流域孪生图、水域监管、空间管控等6个场景应用,布设沿线视频监控设备348套,实现50%以上问题3日办结、平均用时节约50%以上。

水环境治理好了,居民也自发加入护水行动中来。龙游县林水局河长办负责人胡翠介绍,当地有个“龙游老兵护水护渔队”,目前有60多名队员,他们都是退役军人,在家乡组建起这支志愿队伍,定期巡河,成为护水护渔的一支重要力量。

水资源优势成为增收致富“源头活水”

漫步龙游县溪口老街,建筑古色古香,小吃独具风味,游客在一个个打卡点拍照留念。

溪口老街

溪口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古镇,也是龙南山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有“灵山豆腐庙下酒,铜钿银子出溪口”之说。

循着灵山港,从溪口往南溯源,会遇见柘溪、潼溪等支流。众多的溪水流经之处,给各地带来商机。溪口未来乡村牵手庙下、大街、沐尘三个周边乡镇实行片区组团化发展,探索“一镇带三乡”山区“抱团发展”共富新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游县合理挖掘滨水区域的生态、公共、商业功能,积极打通并不断拓宽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通道,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推进沐尘水库灌区现代化改造,改善农业灌溉面积2.58万亩。挖掘发展洁水养鱼、溪水养鱼、灵山豆腐庙下酒等传统产业,补齐水产业深加工链条,融合农文旅发展服务业,培植龙和氢水鱼“数字渔场”、龙游黄茶等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优质水资源优势,把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作为全县五大主攻产业之一,建立健全节水贷、生态补偿等市场机制,伊利乳业、李子园、外贸笋厂、“老街口”瓜子等企业相继入驻,实现年产值超30亿元。同时,以水为脉,串联起龙游石窟、红木小镇、龙山运动小镇等景点,构建衢江、灵山江“两江化一龙”的全域休闲旅游格局,引进总投资90亿元的“六春湖龙之梦”旅游度假区,“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成为长三角艺术文旅新地标。

水资源优势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2023年,灵山港流域全年吸引游客约4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7亿元,直接带动1万余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